范蠡共同富裕思想对当下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启示
 

范蠡共同富裕思想对当下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启示

范荣华

(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核心力量。为促进当下中小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醒和自觉,本文分析了商圣范蠡的共同富裕思想,主要表现在经商过程中始终做到重视关爱自然和环境保护,快速致富并确保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合理确定商品定价范围做到平粜齐物等方面;最后总结出当下民营企业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财富,做到效率和公平的双向互动,协助政府平衡收入差距的二次分配等举措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为推动共同富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范蠡;共同富裕;民营企业;社会责任

一、引言

中共二十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指明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同富裕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其参与和推进共同富裕进程的重要途径。

如何使民营企业家牢牢根植责任意识,我们不妨从古圣先贤那里寻找答案,弘扬商圣范蠡的共同富裕思想,为民营企业家培根铸魂,使其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养成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责任意识,实现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促进新时代民营经济推进共同富裕进程的客观要求。

二、范蠡的共同富裕思想

共同富裕有“共同”和“富裕”两个关键词,“共同”是其终极目标,“富裕”是其物质基础。对于企业来说,“财富的集聚,就是责任的集聚”。社会是企业的母体,企业首先要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即要实现“富裕”,同时必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即要实现“共同””。范蠡在经商过程中,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与共同富裕统一为共同目标,既实现了自身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发展,也增加了社会公共利益、推动实现了共同富裕。

1.重视关爱自然和环境保护,以高质量发展为原则

范蠡在经商过程中始终做到关爱自然和保护环境,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对自然和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企业对环境和资源所有现实的和潜在的受益人所担负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责任。范蠡无论是治国还是经商一直强调“天时”,顺应天时德业自成,“天时不做弗为客④”,他认为,自然界与社会经济的运动既是客观的,又是统一的,它们都受到某种永恒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所支配,社会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乃可以成功。”“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时机不成熟而盲目为之,就会“逆于天而不和于人®”,而是“强索”,“强索者,不祥”⑤。顺应自然,保护环境,按照自然规律做事。如,他在发展农业经济时总结出的“二六丰歉”规律,用来指导生产经营,《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意思说,每六年一丰收,六年一旱灾,十二年有一次大的饥荒。范蠡把决定物价贵贱的供求关系变化,放在了宇宙天体运行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顺应自然保护环境。为顺应这些规律提出了“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夏则资皮,冬则资締”“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物之情可得观也”等的生产经营思想。范蠡在陶地生产朱砂时因其废水会污染土壤和水源,范蠡特砌建废水池,待废水处理净化后再放出,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

2. 快速致富并确保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以效率和公平的融合为目标

(1)带动百姓一起致富,坚守“共同富裕”的理念

《货殖列传》记载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能够迅速致富,然后带动百姓一起致富,坚守“共同富裕”的理念。范蠡从越国弃官经商至齐“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虽成富翁仍具博爱之心,救世济贫追求共同富裕“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乃归相印,止于陶,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陶”今山东肥城陶山一带,化名朱公,人称陶朱公,从事耕畜业和经商活动,养五畜,卖牛贩马,建店铺,开作坊,劝农耕,植桑麻,制陶烧窑,长途贩运,生意越做越大,陶山脚下,成了“四方来经商,此处无饥民”的经济集聚区《货殖列传》记载,猗顿在生计艰难时,听到陶朱公范蠡弃官经商很快致富的消息,于是“往而问术”。范蠡告诉他“子欲速富,当畜五牸、母畜”还送他种畜,帮他选择经商地址在山西临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并且也被载入《货殖列传》的富豪排行榜。在陶地仍然坚守共同富裕理念“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范蠡还传授当地百姓养鱼、晒盐等技术,“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范蠡年衰老后生意交由子孙经营,而他也并没有真正休息养老而是开始著书,留下德音,传之后世,泽普天下百姓、著有《致富奇书》《陶朱公养鱼经》等著作,指导老百姓走共同富裕之路。

(2)保障员工权益,遵循“择人而任”的理念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对员工的责任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保证员工实现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意义上的就业和择业权、劳动报酬获取权、休息休假权、也包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权、职业技能培训权、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取得权等权利的法律范蠡高度重视对员工的责任,范蠡说:“所谓实者,谷也,得人心,任贤士也”义务。

“天地之间,人最为贵””,“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能用人,因才器使”“用人要方正,勿歪斜””“量才任职,不必求全”“不责于人”④的宽容大度,使范蠡得到能干而忠实的人才。同时,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人文关怀,并且不断让这些人才在经济活动中成长。他曾经招募一些“耕奴”、“乐奴”进行培养参与经营,并解除许多“耕奴”“乐奴”的“奴藉”®,让他们恢复自由,从而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发挥更大的潜力,为企业的经营储备大量可用之才。我们只有践行范蠡的德施雇员的德化精神,择人而任、善待员工、同心协力才能既维护公司形象,又能保证公司和客户利益。

(3)保护消费者利益,坚守“诚信经商”的理念

消费者是企业产品的接受者和使用者,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企业利润和价值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范蠡在经商过程中始终坚守“诚信经商”的理念有效的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范蠡经商主张“务完物””,即要求完物上种,保证质量,质高货真,保证消费者利益。“无敢居贵”,“仅逐什一之利”"。以最低的价格十分之一的利润卖给消费者,他进不压价,出不抬价,让消费者有限的资金买取更多的产品。《陶朱公商经》还强调“接纳要谦和,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价格要订明,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期限要约定,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优劣要分清,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货物要面验,勿滥人,滥人则质价低。”“说话要规矩,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陶朱公理财十二则》中强调“能接纳:礼义相交,顾客者众。”足见其对顾客服务态度及顾客权益的高度重视,体现其德惠顾客的德义精神。总之,范蠡严守“德义”强调“德行”“德音”“德泽”向消费者提供安全、高质量、价格合理、服务完善的产品,保证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范蠡对经商的人们告诫说:“正心求也,不可责也,邪念追也,不可学也”,力劝人们经商要“树信誉,讲信用,要走正道,注重为商之德。”要“勤快节俭,谨慎负责,规矩方正,价格讲明,不负于人,富行其德”,在《商场教训》中,则直接说明“接纳要温和,躁暴则交易少;议价要订明,含糊则争执多;期限要约定,延迟则信用失”,在整个《陶朱公商训》中,突出了经商之要义在于讲究信用,坚持诚信,这也是范蠡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非常成功的根本所在。

(4)确保合作伙伴的利益最大化,坚守“合作共赢”的理念

企业的合作伙伴也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一般而言,企业和合作伙伴的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是特定的,履行好民事义务,也是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

范蠡在经商过程中切实履行合作伙伴的责任,确保涉及到企业的合作伙伴所预期的经济利益能得以实现,体现其德泽合作伙伴的德宇精神。虽无法确定范蠡经营的企业是否是股权制企业,但范蠡充分保护供应链中利益相关者权益,范蠡在经营农产品时,会在农作物收获之前签订农产品收购协议价格,收获时若协议价低于市场价则按市场价收购,若协议价高于市场价则按协议价收购,确保合作伙伴的利益最大化。范蠡曾向一富商借资10万钱,不料这位富商遗失借据,范蠡知道后连本带利奉还,且赠送不菲的路费。

3.合理确定商品定价范围做到平粜齐物,以民富且国强的统一为理念

范蠡经商过程中始终做到商品定价合理,坚守“民富国强”的理念。上面说到范蠡主张“稳定物价”,“平粜齐物”。因此范蠡提出了在“八·三”之间浮动的调控律。《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意思是说,买卖粮食,如果每斗50钱为正常价格,那么若降到每斗20钱的话,农民利益必然受到损失,影响种田的积极性,导致土地荒芜,野草丛生一-“谷贱伤农”。若是每斗升到90钱,末一商人就会受到损失,导致贸易停顿,市场萧条,钱财不能流通。无论哪方面受损,都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对粮食价格要控制在最高每斗不超过80钱,最低每斗不低于30钱,用“八”封顶,用“三”保底。在“八与三”之间上下浮动,使农民和商人都有利可图,以促进粮食生产和贸易,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范蠡提出的这个“八·三调控律”,把“市场”与“计划”统一到了有利于农民,有利于商人,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达到民富国强的战略目标上。他认为只有在粮食的价格上“农末俱利”,才能“平粜齐物”(带动其它货物、商品的平等交易,达到“关市不乏”,繁荣市场的目的。为此,范蠡还制订了六种粮食上的“指导价格”:“甲货粢(音资,祭祀用的谷),石七十;乙货黍,石六十;丙货赤豆,石五十;丁货稻粟,石四十;戊货麦,石三十;己货大豆,石二十”(《越绝书·卷四》)。越国正是在范蠡的治理下,不仅粮食上去了,手工、养殖、种植、纺织、冶炼都上去了,呈现出一片兴旺景象。《吴越春秋》中记载,越在兴国过程中,一次就向吴国“进贡”葛布十万匹,还有相当数量的甘蜜狐皮、晋竹等。近些年发现的以“越王勾践剑”为代表的兵器等物品,足以证明越国的经济文化曾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也足以证明范蠡的“八·三调控律”,确实起到了“平粜齐物”,振兴经济的作用。

三、对当下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启示

共同富裕是以“富裕”为基础,以公司利益为首要价值,两者都要求把“蛋糕”做大:共同富裕是“共同”,以社会利益为追求,都要求把“蛋糕”分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基本路径。

1.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财富

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创造更多财富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而“富裕”又是“共同”的前提和基础,而经济责任又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要务,企业成长壮大是民营企业的第一要务。

2.做到效率和公平的双向互动

在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中,民营企业要履行其社会责任,关键在于如何分好这个“蛋糕”。“富裕”指的是以“共同”为导向的“富裕”,企业做大做强,做大了“蛋糕”,就必须把“蛋糕”分好,民营企业既要创造财富,又要实现自身利益,还要为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做出贡献,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在这些问题中,首先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是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核心矛盾,效率是做大“蛋糕”的前提,公平是分配“蛋糕”的前提,效率是民营企业履行经济责任的重要依据,公平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价值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是一种效率和公平的双向互动和协调发展。

3.协助政府平衡收入差距的二次分配

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政府资源配置职能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直接使用社会资源,政府按照市场需求来配置资源,企业比政府更加直接地理解和使用资源,能够以市场为“指挥棒”,调动各方资源,如范蠡的“平粜理论”。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主体,其成长和壮大对扩大经济总量和创造社会财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私营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共同富裕是以“共同”为前提的,它必然是以“共同富裕”为前提的,使“全体人民都能分享共同创造的福祉”。民营经济发展得越好,就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提高人民收人,为人人富裕创造现实可能。

 

 

最后,私有企业创造的税收收入,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公共基础。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消除绝对贫困的同时,相对贫困仍阻碍着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雄厚的公共财政。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税收收入的提高,从而夯实了国家的财政基础,使得国家能够利用二次分配来对贫富差距进行调节,从而促进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刘国新.共同富裕视域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基础与理论依据[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3(6):84.

[2][3]肥城市范蠡研究会.范蠡评传.肥城范蠡经济思想研讨会理论研究文集[M].西苑出版社,2010(1):170;170.

[4][5][6]王传雄,构建新时代企业社会责任体系[J].工友,2020(10):40.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版权所有: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   Copyright © 2016-2021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20001157号   技术支持:天润科技  

地址:南阳市宛城区新华街道民主街东段范蠡文化研究院秘书处   电话:18637763905 邮箱:fanliyanjiuyuan@163.com  

网站管理